9月29日上午,第二届海峡两岸航海文化节在我校拉开帷幕。本次文化节主题为“逐梦大海,筑梦青春 ”,为期一个月,旨在增强两岸青年学生传承弘扬航海文化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不断创新和丰富航海精神的内涵,促进海峡两岸航海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南京郑和研究会名誉秘书长郑自海先生,台湾龙华科技大学葛自祥校长,台湾东南科技大学李清吟校长,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万健校长,郑和航海文化研究专家马渭源先生,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田乃清副校长、缪克银副校长、刘桂香部长、孙俭部长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
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开幕式以两岸院校“云端连线”的方式进行。来自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台北海洋科技大学、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两岸8所院校的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开幕式由缪克银主持。航海文化;不负时代,携手共进引领航海科技的进步。
开幕式上,万健校长代表学校师生致欢迎辞,向参加文化节现场和云端连线的各位来宾、青年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接着,他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重点介绍了我校在培养航海人才,弘扬航海文化方面取得的成效。万校长对去年成功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文化节予以了高度肯定 ,他相信在两岸学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下,一定能延续首届文化节的热烈氛围,促进两岸青年相互学习和文化交流。他期待两岸年轻一代共同逐梦大海,身体力行弘扬航海文化精神;筑梦青春,直面挑战发展航海事业;不负韶华,敢于担当传承航航海文化;不负时代,携手共进引领航海科技的进步。
葛志祥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今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家无法共聚一堂,但通过视频方式,用云端交流和沟通,同样能够展现两岸人文风貌和经济发展状况,增进彼此了解和共识。葛校长还介绍了龙华科技大学近年重要办学成果,他希望两岸人民秉持良善之心,共同追求永续;参会人员齐心协力,持续推动各项交流合作,共同为职业教育发展奉献心力。
李清吟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台湾东南科技大学与我校在平等互惠合作基础上,历经6年合作,通过教师互访、学生交流、学术研讨及夏令营活动等,共同发展与促进双方师生合作教育与研究项目,成效卓著。他对 2020年我校因疫情之故采用“云端连线”的方式,锲而不舍地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航海文化节表示敬佩。他希望通过文化节系列活动深化两岸青年情谊,使两岸师生了解当前两岸海事职业教育现状,增强两岸师生在专业领域的传承与交流。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任振振老师作为两岸教师代表发言。任老师表示,通过参观我校航海模拟器、轮机自动化机舱等实训场所,让各兄弟院校来访师生对现代化航海设备有了更真实的了解,深刻感受到我校的教学实力和科研水平;通过和我校学生及留学生交流,看到了我校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综合能力,希望此次活动能够更加促进海峡两岸航海专业师生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郑自海先生在致辞中将航海人誉为“现代版郑和”,赞颂他们为守卫海彊作出的贡献。他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郑和精神的三个维度,即探索精神、求实精神和牺牲精神,并谓其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保家卫国意识的真实写照。郑先生说,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从未间断,自2005成立以来,郑和研究会为传承郑和精神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希望大家继承和弘扬郑和精神,争做和平使者。
现场举行了航海文化教育基地授牌仪式。我校将与南京郑和纪念馆合作建立航海文化教育基地,并邀请郑自海先生担任荣誉教授。田乃清副校长为郑自海先生颁发荣誉证书,并共同为航海文化教育基地揭牌。
开幕式上,两岸青年学生代表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吴桂婷同学、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朱新童同学先后发言,表达了对航海文化节系列活动的期许和两岸航海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良好祝愿。最后,两岸院校师生表演了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文艺节目,与会人员共同体会到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各具特色。
自此,第二届海峡两岸航海文化节正式开始,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两岸青年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台湾学生代表先后参观了我校航海基本技能训练中心、航海文化广场海泽园、轮机仿真训练中心、航海仿真训练中心、船舶电气实训中心、智能化机舱、船舶工程实训基地等校内实训场所。我校先进的教学设备、极具航海文化特色的校园氛围给参观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岸青年学生通过书画比赛、诗文比赛和短视频比赛等系列活动,同逐梦之旅,同筑梦之船。本次短视频比赛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共有8人入围,书画比赛共10人入围,诗文比赛共 9 人入围。
台湾龙华科技大学林亦均代表获奖学生发表了获奖感言,感谢江苏海院为两岸青年提供了一个比赛和学习的平台;感恩龙华科技大学的悉心培育;感激指导老师给予的专业指导。她希望今后有机会能与大陆学生一起合作,创作出更好的视频作品。
海峡两岸航海文化节是一项两岸师生持续性、常态性的交流活动。通过举办航海文化节,可以搭建两岸青年学子学习交流的平台,深化两岸青年情谊,增强其航海意识,推进两岸航海文化与郑和精神的传承与交流。
| |
| |
|